反转错觉

印象的反转

人类的生命,是在人体诸多器官都能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得到保证的,这同自行车只有在运动的期间才能保持直立的原理是一样的。形态的生命也是如此,视觉活动所用的时间支持了形态的存在。当纸张静置于桌面上的时候难于使人联想其是有生命的,但是如果用手将其轻轻地揉一下再放回原先的位置上,纸张便会因其返回原状而动起来,纸张因为这种伸缩的运动就能使人感觉到生命的存在。人们对形态的知觉活动,也是从类似纸张的反作用运动的能量中产生出来的。

人眼在注视一会儿红色的灯光以后,再把目光转移到白纸上,就会在纸上产生绿色残像的生理现象。一般的情况下,我们在看黑色的时候是在同白色、灰色或者是其 他色彩对比下进行的。我们在观看白纸上面平面图形的时候也是如此,白和黑的关系同图形或是背景有十分密切的关联,也就是说,黑白关系的发展和变化是由图形或者是背景所包含的要素而决定的。在这种情况下,视觉对象即使是复杂的,我们的视觉也有追求最简单的表面同一功能的倾向,因此,眨眼一看,即使是单纯的东西其实也包含着诸多的问题。

关于图形反转的研究是始于1920年前后,开始于丹麦的心理学家E·鲁宾先生。根据其研究结果,类似图形反转的猜谜画很早以前就有过。根据他的学说,我们的感觉不是孤立存在的,在感觉的过程中始终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而,对某种形态的认同是因为其背景存在的缘故,除此之外而没有其他任何可以解释的理由。在这里我们来看一下鲁宾的错觉艺术图像,两个人头之间显现出古希腊的杯子,这是能够阐释其学说的典型的代表作品之一(图1)。

图1
 

鲁宾的反转图形(1915年)。冷眼的部分时,可以看到两个人头部的侧面

在这里,如果我们把图形看成杯子的话,两边的头形部分就变成了黑色的背景。反过来,我们如果把图形认同为人的头部的话,杯子就会消失而成为白色的背景,这是由于我们视觉活动回路中心转移而产生的现象。值得注意的是,两者是不能同时出现在人的视觉回路之中而成为图形的。

对象之间具有相互类似的特征,或是在某一个角度有其共同点,含有等同质的要素等,是引发视觉同化倾向的重要因素。同时,在同等的条件下进行反群化认知时,这些因素又很容易促使图形和背景产生相互反转的视觉对象。例如,将很多的点有秩序地横竖排列起来,当我们的视线以纵向为中心的时候,点之间的垂直距离要大于水平距离,而当注意力集中在横向的时候,就会感觉到水平间的距离要大于垂直的距离。这种视觉现象,是两个方向在、司隔距离相等的情况下而产生的水平和垂直的两个群化体交替展现的错觉现象。非常有趣的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垂直和水平方向的群化现象,一定是以竞相展现的形式而出现的。

黑白相间的方格花纹,其黑与白之间的量完全一致而容易产生反转的现象。据说,由于这种现象能给人以非常不安定的印象,引起了古代希腊人的反感而把这种图像视为野蛮的纹样。斑马身上的纹样也具有相同的视觉效果,这主要是起到保护自身的作用。

 

图形与背景能够相互反转的图像,是由两者之间的线所决定的(图2)。在视觉回路相互交替的场合下,二者之间共有的线即可以把它视为其轮廓线的一部分,也可把它视为两个图形的境界线,属于轮廓线一方的便成为图像中的图形而另一方便成为背景,反之,便会产生相反的视觉效果,如何去看待,取决于我们的视觉上的判断。

一般情况下难以辨认的线,通过人们的视觉而能够明了地揭示其变化以及所构成的形象,这是因为一根线具有为两个图形同时服务的功能(图3)。

在三维的世界里,决定图形和背景关系的一般来说是有多种多样的因素,而这在平面上反转的知觉 。 世界里几乎是不存在的,平面上制约判断的因素比较单 一,就比较容易产生错视的现象,这是因为,在半向上用轮廓线表示图形使之容易符号化。

图2沿图形的中央部分画一条线来进行反转练习。图里是正在接吻的男性和女性的侧面。如果像b)图那样黑白的画面其效果可以更清晰些。

最早对这种错觉的艺术形式发生兴趣而进行热心研究的,是艺术家M·c·埃舍尔先生(1898~1972年)。他的作品之所以能受到学者和技术工作者的欢迎,是因为他充分地利用了鲁宾、K·可伏卡以及M·哈罗夫等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埃舍尔经常使用的表现手法是哈罗夫的从二维的线和面产生出来的三维视觉效果的造型原理(图4、图5)。

图4《八个面孔》(1922年,M.C.埃舍尔)。男女各四人有时是图而有时又转为背景。

图5《天空与水1》(木版,1938年,埃舍尔)乌与鱼的表现是以中央部分为等界的,其反转设计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