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科学技术大事记
- 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系统论证了生物进化的普遍规律。
- 1865年瑞士科学家米歇尔发现核酸。
- 1866年奥地利生物学家孟德尔提出遗传学的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遗传因子学说。
- 1879年德国生物学家弗莱明发现细胞核内的染色体。
- 1915年美国生物学家摩尔根创立现代遗传学的基因学说。
- 1924年德国细胞学家福尔根发现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
- 1927年美国遗传学家缪勒发现X射线照射可人工诱使遗传基因发生突变。
- 1944年美国细菌学家艾弗里首次证明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 1951年美国女遗传学家麦克林托克提出了可移动的遗传基因(即"跳跃基因")学说。
- 1953年美国生物学家沃森、英国生物物理学家克里克建立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并提出了DNA的复制机制。
- 1955年华裔生物学家蒋有兴、瑞典生物学家莱温确认人体的46条染色体。
- 1956年美国生物化学家科恩伯格与奥乔亚用人工合成的方法制得了DNA和RNA。
- 1957年英国生物物理学家克里克提出了遗传"中心法则"。
- 1958年法国医学家勒热内在世界上首次发现染色体异常导致的疾病。
- 1961年法国生物化学家莫诺、雅各布合作提出"信使核糖核酸"(mRNA)和"操纵子"概念,阐明RNA在遗传过程中的信息传递作用和乳糖操纵子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调节控制机制。
美国生物化学家尼伦伯格发现了第一个遗传密码。
- 1963年美国生物化学家霍拉纳、尼伦伯格、奥乔亚等人测出全部20种氨基酸的遗传密码。
- 1965年瑞士微生物遗传学家阿尔伯首次从理论上提出了生物体内存在具有切割基因功能的限制性内切酶,并于1968年成功分离出I型限制性内切酶。
- 1970年美国分子生物学家史密斯分离出了II型限制性内切酶。
- 1971年美国微生物遗传学家内森斯使用II型限制性内切酶首次完成了对基因的切割。
美国病毒学家特明、巴尔的摩发现"逆转录酶",揭示了生物遗传中存在着由RNA形成DNA的过程,发展和完善了"中心法则"。
- 1972年美国生物化学家伯格首次将剪切后的不同DNA分子连接组成新的DNA分子,首创基因重组技术。
- 1973年美国生物化学家科恩、博耶合作完成将两种不同基因拼接的复合基因引入细菌的实验,并申报了第一个基因重组技术专利。
- 1975年德国免疫学家克勒、英国生物化学家米尔斯坦合作开发出单克隆抗体技术。
- 1977年美国生物化学家博耶利用DNA重组技术产生出人体生长激素释放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