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生命的螺旋

中国有两句老话,一句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另一句是“一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

从生命科学的角度来看,这两句话都有一定的道理,说明了遗传学中两个最重要的现象:前者讲的是遗传,后者则说的是变异。遗传是相对的,它使各种生物的后代与祖先之间保持一定的连续性,因而各个物种可以延续下去;而变异是绝对的,不可能后代永远与祖先一个样,在自然或人工因素的作用下,性状总会发生某些明显或细微的变异,其中一些变异会遗传下去,于是会产生更多的新物种,使生物不断地进化。

但是,180年以前的人们还不了解什么是遗传和变异。只是在19世纪30年代后,经过无数科学家的不断探索,才使人类从科学的角度对其逐渐有所认识,并在20世纪50年代初一步一步走近了揭示这一奥秘的那美妙的双螺旋。

从何而来?」阅读全部

人从何而来?生命的起源是什么?这是自古以来最大的谜团之一。

在古代,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不论是神话还是宗教,包括人在内的万物生灵,都被认为是由神创造的,而且从神造物那天起他们的性状(即形态特征和生理特点)就再未改变。

19世纪前期的英国,农牧业育种工作已有了很大进展。仅葡萄的品种就有700~1000个,牛的品种也有400个。这使人们有理由怀疑物种不变论,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有力的旁证。

1831年12月7日,年仅22岁的英国生物学家C·达尔文(1809-1882)随英国战舰“贝格尔”号出发,进行了历时5年多的环球航行。

是谁在谱写生命的旋律?」阅读全部

遗传的规律犹如一首美妙的乐曲,这首乐曲的“作曲家”是谁呢?

达尔文的学说强调了影响物种变异的外在因素,但对于更重要的内部因素却未能给予足够的关注。虽然他曾指出:生物的遗传就是将“微芽”集中在生殖细胞内传给后代,但他未能提供这种“微芽”存在的任何证据。

就在达尔文《物种起源》发表前两年的1857年,奥地利的一名神父J·G·孟德尔(1822-1884)在他所在的圣汤玛斯修道院后院开始进行长达8年的豌豆杂交实验。1865年,孟德尔根据豌豆杂交实验的结果,发表了著名的论文《植物杂交实验》,阐述了他所发现的显性、隐性遗传现象和两个重要遗传学定律——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遗传因子在哪里?」阅读全部

这时,人们已经通过实验证实了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正确性,但孟德尔学说中的遗传物质——“遗传因子”究竟在细胞中的什么地方呢?

19世纪70年代后的20多年里,显微镜、切片机和化学染料的改进和发明,促进了细胞学的研究。1879年,德国生物学家W·弗莱明(1843-1915)就在细胞核内发现了一种可以被碱性红色染料染色的“微粒状特殊物质”,他称之为“染色质”。10年后,德国解剖学家瓦尔德耶尔(1836-1921)将染色质改称为“染色体”。此后,科学家们又发现了染色体与细胞分裂的关系,意识到染色体可能是遗传的重要物质,这就为孟德尔的遗传因子假说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人有多少条染色体?阅读全部

当明确了染色体就是遗传基因的载体之后,科学家们最感兴趣的问题之一就是人类到底有多少条染色体。由于当时染色体制备技术的限制,在显微镜下许多染色体重叠在一起难以分辨,所以学者们所报告的人类染色体数目各不相同。

1923年,美国遗传学权威、得克萨斯大学校长T·S·佩因特(1889-1969)提出人体染色是2n=48条。这后来作为一条定论充斥于各种教科书和百科全书。

基因变异的功绩与灾难」阅读全部

孟德尔和摩尔根的遗传学理论,科学地阐明了物种进化的原理。但在当时的条件下,基因变异基本是自然发生的,无法人工制造基因变异。

1927年,摩尔根的学生、美国遗传学家H·J·缪勒(1890-1967)在果蝇实验中发现X射线照射可人工诱使基因发生突变,他因此于1946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一研究成果导致了辐射遗传学的诞生,更重要的是这一发现有助于深入认识生物遗传进化的机理。

此后,科学家们又发现化学物质也可以引起基因变异。

染色体到核酸」阅读全部

摩尔根虽然创立了基因遗传理论,科学家们也通过许多遗传现象证实了基因的存在,但当时他们尚未实际观察到基因这一物质。摩尔根说:“像化学和物理学家假设看不见的原子和电子一样,遗传学家也假设了看不见的基因。”

其实早在1868年,瑞士化学家F·米歇尔(1844-1895)就从细胞核中发现了一种被他称之为“核素”的物质。1889年,与米歇尔同一实验室的生物学家R·阿特曼分离了“核素”中的蛋白质,得到了一种酸性物质。因为这种物质是从细胞核中提取出来的,因此他将其称为“核酸”。

「生命的遗传物质是DNA阅读全部

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F·格里菲思(1877-1944)对S型和R型两种肺炎球菌进行研究,少量的S型菌就会使小鼠患肺炎而死亡,而R型菌则不会。一次,格里菲思把加热杀死的S型菌和活的R型菌混合注射到小鼠身上,小鼠竟然也患病死亡了。这是怎么回事呢?这就是著名的“格里菲思之谜”。

1944年,美国细菌学家O·T·艾弗里(1877-1955)等人在实验中发现:死去的S型菌并未复活,而是S型菌的DNA进入了R型菌,使其转化为新的S型致病肺炎球菌。艾弗里等人的实验不仅揭开了“格里菲思之谜”,并且在世界上第一次用实验结果确切地证明遗传基因就在DNA上。